2019-10-30

独家专访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傅帆:金融科技是国际金融中心竞争的焦点

这几年,科技在金融领域的进化速度大大超过了人类的预期,在中国,金融科技正在见证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智慧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金融深挖需求与降本增效提供了原动力支撑,以此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
2019年是金融科技的变革之年,互联网巨头纷纷转型,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加快落地,众多科技公司开启突围之路;强监管加码,金融科技企业经历了转型的焦虑和冲击。
今年8月,央行印发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到2021年,要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实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而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体系最发达、要素市场最完备的城市,正全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019年也是上海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一年,今年1月,央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行动纲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第一次提出上海应着力建设“金融科技中心”等六个中心。
已跃升为全球金融中心第五位的上海,今后将如何发挥金融科技的积聚优势?要成为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中心,上海将在哪些地方发力?作为上海国有金融控股平台,国际集团在金融科技上有怎样的战略性布局?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独家专访了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傅帆。
金融科技是未来全球金融发展新的增长点
第一财经:上海正在着力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中英金融科技高峰论坛”是在什么背景下举办的?
傅帆:作为上海重要的金融国资平台和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国际集团始终把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和落实三项重大战略任务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国际集团的主要工作,也是我们主要的功能。金融科技中心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针对上海已经颁布的金融科技中心行动规划(《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国际集团进行了充分的规划。
举办中英金融科技高峰论坛,也是我们一个重要的举措。本次论坛有两对关键词值得一提,那就是“中国与英国”、“发展与监管”。
首先是中英的合作。伦敦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不仅主导了全球的外汇、黄金和衍生品的交易,而且在金融科技领域也有成熟的经验。但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伦敦需要覆盖更多的新兴市场,以谋求新的发展。而上海是一个正在建设和发展中的金融中心,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我们需要成熟市场的经验,特别是在金融科技发展和监管方面,所以中英双方的合作是促进双方进一步的交流,双方在市场的对接、人才的交流方面已经有非常坚实的合作基础,也希望这次论坛能够为中英的合作再添一把力。
第二个关键词是“发展与监管”,因为金融科技是一项创新和探索,任何的探索和创新都需要鼓励、包容和支持。我们的监管不能走在创新之前,因为走在创新之前就没有创新。但是创新并不意味着野蛮生长,而是需要监管机制跟上。有效的监管不是扼杀和打压这个行业的发展,而是鼓励和规范行业有序的发展,保证金融科技这个行业更加持续健康。金融科技未来的发展必须要遵循两个基本逻辑,就是以技术发展为动力,以风险管理为核心。
第一财经: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您怎么看待新兴技术给金融行业带来的影响?
傅帆:金融科技是未来全球金融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竞争的一个焦点。国际集团非常重视科技金融给中国金融行业带来的影响。从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定义来看,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是通过技术的不断进步来改造、升级金融的经营模式、业务流程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金融科技首先可以进一步促进金融的转型升级,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改变它的经营的模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通过科技的应用,解决目前客户覆盖面不足、客户信息掌握不全面,以及因为到达客户的环节过多,而造成效率和安全性两者难以兼顾的问题。通过技术的创新,可以更好地扩大客户的覆盖面,提升“一对一”定制化客户服务的能力,同时有效控制风险。
例如,借助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智能合约等技术,金融科技能简化供需双方交易环节,降低资金融通边际成本,开辟触达客户全新途径,推动金融机构在盈利模式、业务形态、资产负债、信贷关系、渠道拓展等方面持续优化,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金融业转型升级持续赋能。
另外,金融科技也能够使监管更加有效,对于高频的风险、异常的风险能够及时感知,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真正做到行业发展与有效监管的平衡。
所以,技术的进步有利于金融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际集团正在努力向一家金融控股集团方向发展。除了一如既往的支持重点金融机构的发展之外,特别重视金融科技的布局,希望通过布局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有效防控风险,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尽最大的努力。
国际集团倡议发起设立上海首个金融科技产业联盟
第一财经:作为上海国有金融控股平台,国际集团在金融科技上有怎样的战略性布局?
傅帆: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进一步整合集团系统科技领先企业的投资资源。经过十几年的运作,集团通过直投平台、产业基金,已经覆盖了相当一部分在技术上非常领先的头部企业。所以目前的重点工作就是把这些企业做进一步的整合,提升它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培育形成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第二,我们做了一些专题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集团旗下的产业基金管理平台城创资本,对整个金融科技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深度的研讨。我们做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覆盖了传统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头部技术企业,也与海外很多机构做了充分的交流,了解目前金融科技发展的痛点、难点,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充分的支持。
第三,集团倡议发起设立了上海首个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希望能够集聚各方资源,包括金融机构、科创企业、科研院所,对金融科技未来发展做进一步深入的沟通交流,为科技金融的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集团还参与投资建设了上海首个以金融科技为主导产业的国际产业园,为联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载体。
第一财经: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成立后,国际集团将发挥哪些优势来推动联盟发展、助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
傅帆:国际集团拥有非常丰富的传统金融资源,包括集团控股的浦发银行、上海农商行、国泰君安证券,也包括我们投资的中国太保,以及另外七家持牌的在行业非常领先的金融机构。同时我们也参与了上海主要的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包括上海保险交易所、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上海票据交易所等一系列机构,拥有丰富的金融机构资源和应用场景,能够为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资源与持续的支持保障。
同时集团拥有丰富的产业基金经验,主导了科创、长三角、赛领、金浦、国和等产业基金的发起和募集,目前管理规模近千亿元。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通过直投和产业基金平台培育了相当一部分科技型企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相关领域形成了产业基金投资集群效应,所投的金融科技企业涵盖企业发展的各阶段,其中不乏一些拥有核心技术的独角兽企业,这为联盟提供了深厚的技术储备和难得的产业纵深。例如,我们参与投资的上海保险交易所,在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已经推出了成熟的产品。所以我们拥有科技型的企业,同时拥有金融资源,下一步就是如何进一步整合,推动科技金融科技的应用落地。
在集聚科技资源、发挥协同优势方面,集团和国内外的科技领军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比如联盟联合发起机构中的蚂蚁金服,集团可以通过业务合作纽带调动合作伙伴资源,形成合力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
最后,集团响应金融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努力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完善金融科技配套设施,充分发挥集团旗下综合性产业基金平台“城创资本”在城市更新和产业服务方面的突出优势,在上海全市选址布局一批“金融科技国际产业园”,推广复制载体建设的成功经验和运营管理的成熟模式,促进金融科技产业有序发展,加快形成规模集群效应。
第一财经:作为集团金融科技战略布局的一部分,金融科技国际产业园、创新联合实验室有什么亮点?
傅帆:作为上海第一个金融科技产业联盟,联盟致力于推动金融科技领域的行业整合,建立产业生态的对接机制。同时,搭建金融科技的行业合作和国际交流平台,促进联盟成员间的互联互通,加强对话和项目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未来,联盟还将逐步构建行业数据库,为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智库服务。
产业的培育与发展,除了研究探索之外,也非常需要一个重要的空间载体。集团参与投资的“上海城创金融科技国际产业园”,位于上海的中心城区,交通非常便利。非常吸引人的一点是,它处于复旦、财大和同济这三所一流大学之间,拥有非常强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供应基础,为金融科技产业园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产业园区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城创资本做了充分的思考和精心的准备。无论是在功能布局,还是在运营等方面,针对金融科技发展的特点、趋势,已经提前做了一些布局,包括引入创新实验室,希望为产业园区的企业提供更强的技术支持。通过产、学、研、投一体化运作,真正为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