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5

老总访谈│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傅帆:千亿“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打造面向未来的区域经济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兴彩


6月1日,在上海举行的“201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上海国际集团牵头发起的“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签署投资意向协议。
该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首期100亿元,将以母基金为载体,撬动千亿级的社会资本集聚长三角,推动长三角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面向未来的优势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的国际竞争力。为了解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的设立背景、投资定位、独特优势,上证报记者专访了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傅帆。

上证报:请简单介绍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的设立背景。
傅帆:概括说是在天时、地利、人和兼备的情况下,基金应运而生。
首先,在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设立、《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编制完成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进入全面加速阶段。而要打造面向未来的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一体化发展,首先就需要一体化的资本。
其次,长三角战略地位特殊,具有基金的“用武之地”和“生发土壤”。我们的调研显示,携高端人才、制造业产业链等优势,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叠加下,长三角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打造面向未来的产业集群方面,基金可发挥独特的作用,将大有作为。
第三,三省一市(沪苏浙皖)对一体化发展的共识前所未有,正所谓“人心所向”,国资、民企都对参与设立基金非常积极。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上海重要的国资运营平台和金融国资平台,国际集团凭借丰富的母基金管理和投资经验,率先发起设立这个基金,既是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建设,也是勇于担当助推发展重任、主动作为。
上证报: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有哪些发起人、投资人,基金是如何定位的?
傅帆:金融的未来一定是回归服务业本质、服务于实体,未来的投资则一定是围绕产业端、结合产业链进行的。基于这样的认识,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将立足三个“面向”:一是以面向未来的历史观,牢牢抓住价值链重构机遇,前瞻性地洞悉底层技术演进,把握世界级产业转移趋势,引导长三角创新创业的发展方向;二是以面向未来的产业观,精准布局造就未来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参与企业价值创造,助推更多企业成为“隐形世界冠军”和“世界500强”;三是以面向未来的平台观,通过母基金平台,放大投资效应,搭建产业生态,协调全球资源,帮助区域发展。
该基金是最能代表长三角“企-企”合作的项目,也体现了投资人对国际集团的高度认同。基金的发起人汇聚了央企、沪苏浙皖的国企、民企、金融机构等各类主体,不仅有国际集团、沙钢集团、上海机场集团等基石投资人,还有国方母基金一期的投资人工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同时包括新加入的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国家开发银行科创公司、浙江龙盛集团、安徽省投资集团、南京江北新区投资公司、上海均瑶集团等。
上证报:基金有哪些独特优势、如何起到区域协同效应?
傅帆: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的独特优势是,这是一只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母基金,通过搭建平台,既承担构建面向未来产业的社会功能,又可以给发起人带来一定的收益。
为何选择“母基金”作为载体?首先是因为母基金具有一般股权投资基金所不具备的特殊优势,包括资本放大、风险收敛、雷达效应等。其次,基金将由国际集团旗下的母基金管理平台———上海国方母基金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国方母基金具有丰富的基金管理和投资经验。第三,国际集团和基金的发起人都具有产业投资共识,认同资本要参与产业的价值创造,这就为基金和产业发展找到结合点,从而撬动产业链。其中,央企发起人将成为基金的“稳定器”,为基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金融机构的加入则为该基金的金融投资和风险管理加上了一把“安全锁”。
基金将充分发挥母基金的雷达效应和资本协同优势,围绕长三角未来的优势产业布局,努力成为长三角“都市圈”的连接者、“产业链”的整合者、“企业群”的引领者,最终推动长三角实现一体化协同的“圈层式”发展。
上证报:在投资策略上,基金如何规划布局?
傅帆:立足面向未来,经过深度调研与研判,以“创新”为纲,我们确立了四个主要的产业投资标准:底层技术有突破、商业成本有下降、技术应用有场景、产业配套有基础。
信息技术正在以加速度的节奏催动各行业裂变,其中对行业迭代影响最为显著的技术包括:以基因测序与免疫治疗为突破口的生物技术、以低功率广域网与精密智能传感器为突破口的物联网技术、以神经网络算法与GPU算力为突破口的人工智能技术。
结合投资标准与技术发展趋势,基金将布局三个面向未来的产业:生物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通过投资布局底层技术,带动细胞治疗、抗体药、机器视觉、微机电系统(MEMS)、人工智能诊断、智能驾驶、机器人等20多个行业快速迭代,促进长三角地区形成面向未来的优势产业链集群。
上证报:基金预计将撬动多少社会资本?如何进行具体运作?
傅帆:母基金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撬动数十倍于自身的社会资本,放大投资效应。我们以一期基金做过粗略测算,一期母基金计划规模100亿元,投放到子基金放大10倍,子基金投放到项目又放大5倍,这个基金的放大效应就差不多有50倍,可以撬动千亿级的社会资本集聚在长三角的产业中。
具体运作上,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一期将聚集三大产业,采用“442”的投资策略,通过市场化的投资和管理机制,撬动社会资本进入产业链。
其中,40%的份额为“硬科技”子基金,这个子基金将立足长三角,放眼全球,围绕“硬科技”产业策略,在全国范围内遴选顶尖的基金管理人。另40%的份额为“完善产业链”子基金,这个子基金将充分利用我们的产业资本发起人和投资人优势,围绕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链上下游,发起成立若干个专项并购基金,围绕长三角优势产业进行产业链整合、加速弥补产业链短板,助力龙头公司发展。剩余的20%份额将采用直投的方式,聚焦于优势产业链中的“明星项目”,打造世界级的优秀企业。
上证报:基金是否还将发挥研究及智库功能?
傅帆:是的,为促进投资和产业发展,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将组建包括“创业家沙龙”、“投资家联盟”、“专家顾问委员会”等组织。
其中,创业家沙龙将由长三角创业企业家组成,将通过定期论坛、经验分享等提升长三角内创业团队的交流、提升创业热情;投资家联盟将由基金各合伙人、战略合作伙伴等各方代表组成,旨在成为连接产业与政府部门的桥梁,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建设;专家顾问委员会则重在打造长三角重点行业的专家智库,为基金投资和区域发展建言献策。